“第一次賣號后找回嘗到了甜頭,第二次和第三次就想著故技重施,哪知道會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……”因多次將游戲賬號出售后又惡意找回,經(jīng)江蘇省如皋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,7月25日,薛某某被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,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。目前,薛某某未上訴,判決已生效。
2021年5月份,薛某某觀看游戲直播時,注意到一個推廣收售游戲賬號的群,群內(nèi)有主播免費為游戲賬號估價。因為手頭拮據(jù),薛某某就想著把賬號賣掉換錢。他添加了群管理員的賬號,將賬號內(nèi)的值錢裝備、特殊稱號等物品截圖給對方,最終以2300元的價格將游戲賬號及關聯(lián)社交賬號轉讓給某游戲賬號代售平臺,并配合換綁手機號。之后,游戲賬號被平臺掛售。
一段時間后,薛某某用另一賬號登錄游戲時,發(fā)現(xiàn)已出售的賬號多日未登錄,想到該游戲賬號的初始身份綁定無法更改,遂嘗試通過申訴找回密碼,成功登錄了該游戲賬號。薛某某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“空手套白狼”契機,又先后2次將該賬號出售給不同平臺再通過申訴找回。
2023年4月,被害人李某某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無法登錄購買的游戲賬號,在與交易平臺、及上任賣家溝通無果后,果斷選擇報警。公安機關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薛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,后將其抓獲歸案。到案后,薛某某對私自找回賬號并據(jù)為己有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。2025年3月10日,該案被移送至如皋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經(jīng)鑒定,3次重復買賣的涉案游戲賬號總計價值人民幣12150元。鑒于薛某某認罪認罰,如皋市人民檢察院提出有期徒刑六個月,并處罰金一萬二千元的量刑建議,法院全部采納并作出上述判決。
在游戲賬號的買賣過程中,由于交易平臺售賣的部分賬號無法更改身份綁定,故存在初始賬號所有者可以再次申訴找回的風險。一般正規(guī)游戲賬號交易平臺會要求游戲賬號賣家實名認證,并對買家提供找回包賠服務,由游戲賬號買賣平臺安排專人追究賣家違約責任。廣大玩家在進行游戲賬號買賣交易時,切記選擇正規(guī)平臺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